当前位置:首页>> 学习动态
河北中医学院举办“党史百年 红医冀忆”专题宣讲报告会
发布时间:2021年06月07日  点击数:
传承红医精神,聆听红医故事。6月4日下午,“党史百年 红医冀忆”专题宣讲报告会在河北中医学院杏苑校区一号报告厅隆重举行。河北省教育厅德育处处长魏锡政、河北省卫生健康委员会宣传处处长王鹏及学校领导班子成员出席报告会,3000余名师生员工以“线下+线上”的形式进行观看。

学校党委书记姜建明在报告会上致辞,对讲述人的精彩讲述表示衷心感谢,向红医前辈致以崇高敬意。他指出,学校始终紧扣“立德树人”的时代内涵,注重培根铸魂与启润心智同行,传统文化教育与红色教育相融,一代又一代冀中医人用实际行动传承红医精神,用精湛医术展现中医担当。他表示,要学好百年党史,不忘医者初心,将推动燕赵医学发展与传承红医精神相结合、与弘扬抗疫精神相结合,汲取奋勇前进的磅礴伟力,争做有信念、有思路、有激情的冀中医生力军,为建设健康中国、增进人民健康福祉作出新的贡献。
 
宣讲报告会上六位讲述人深情回顾了红医英雄可歌可泣的光辉事迹。
刘世钺的故事
91岁高龄的老共产党员、老八路军刘世钺,8岁入伍后在129师宣传队工作,后在华北医科大学毕业,17岁成为战地军医,参加了太原战役,担任战地救护和接管国民党医院工作。他在全国首创泪囊空刺造影术,曾通过针灸方式成功救治了火车上的突发疾病患者。“我是一名老共产党员……出专家门诊,是尽个人义务,不求任何报酬,如果领导能允许我继续工作,传承白求恩精神,就是对我最高的待遇,也是我最大的快乐”。这是他在85岁时写给医院党委信中的一段话。刘老结合自己经历,叮嘱同学们要珍惜来之不易的幸福生活,传承发展中医药事业。

 

殷希彭的故事

殷希彭将军1938年参加八路军,曾任河北省立医学院病理学主任教授,晋察冀军区卫生部白求恩卫生学校教务主任、副校长、校长,华北军区卫生部副部长兼华北人民政府卫生部部长,第一军医大学校长,军事医学科学院院长,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后勤部卫生部副部长等职。他既是我国军事医学教育的奠基人、组织者,又是亲历其间的实践者,为我国军事医学的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在中华民族危亡之际,他携笔从戎,从参加八路军到逝世,从来没有离开过他热爱的军队卫生事业。

 

                 

 

殷希彭故事讲述人:张冶,河北医科大学机关党委书记兼党委办公室副主任、校长办公室副主任,主要研究方向为信息系统区域发展动力研究,中国高校医学教育史、高等学校学校发展史,创建了河北医科大学校史研究室。

朱琏的故事

 朱琏是石家庄第一位女共产党员。她曾任上海普善医院产科主任、八路军一二九师卫生部副部长兼野战医院院长、延安中国医科大学代理校长、晋冀鲁豫边区人民政府卫生局局长、华北卫生学校校长。建国后,历任卫生部妇幼卫生司副司长、中国研究院副院长兼针灸研究所所长。提出针灸治病的原理主要是激发和高速机体内部神经系统,尤其是中枢神经系统的调节机能和管制机能;提出以抑制法(强刺激)和兴奋法(弱刺激)为针灸的基本操作手法,并提出刺激的手法、部位和时机是针灸治病的三个关键。

 

                 

 

朱琏故事讲述人:贾春生,朱琏学术传承人,原河北中医学院针灸推拿学院院长。“十一五”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针灸学重点学科带头人,全国第六批名老中医经验继承指导老师,河北省刺灸法效应特异性重点研究室主任,河北省政府特殊津贴专家。

白求恩的故事

 国际主义战士白求恩,在中国抗日战争爆发后,率领医疗队到中国解放区,曾在晋察冀边区工作。他对工作极端负责任,对同志对人民极端热忱,以精湛的医疗技术,为中国的抗日军民服务,并培养了大批医务干部。后因抢救伤员感染病毒,1934年11月在河北唐县逝世。他在中国工作的一年半时间里为中国抗日革命呕心沥血,毛泽东称其为“是一个高尚的人,一个纯粹的人,一个有道德的人,一个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一个有益于人民的人。”

 

              

 

白求恩故事讲述人:侯志宏,退休前任白求恩国际和平医院医务部、护理部政治协理员(医务部党委副书记)。参加和平医院《白求恩纪念馆》、《柯棣华纪念馆》(新馆)展陈布展专班,长期从事白求恩、柯棣华宣传工作。

柯棣华的故事

国际主义战士柯棣华于1938年9月随印度援华医疗队来到中国支援抗战。1940年6月到达晋察冀边区,1941年1月任白求恩国际和平医院院长兼白求恩卫生学校外科教员。他勤奋工作,尽力救治伤员,积极培养医务人员。1942年7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同年12月9日在河北唐县积劳病逝,享年32岁。

 

                

 

柯棣华故事讲述人:冀军梅,退休前任白求恩国际和平医院外事办公室主任兼《白求恩纪念馆》《纪念馆》馆长、副研究馆员。1976年5月,参加北京军区在军事博物馆进行的《柯棣华纪念馆》筹建工作。2000年12月,任医院外事办公室主任兼《白求恩纪念馆》《柯棣华纪念馆》馆长、副研究馆员。

哈励逊的故事

国际主义战士哈励逊1946年1月在上海参加联合国善后救济总署的医务工作,被派赴北平筹备救助解放区的医药物资。9月,他携带280箱医药物资抵达邯郸,受到了晋冀鲁豫军区首长邓小平、杨秀峰等的亲切接见。12月,他将40吨医药器械和20吨纺织品经铁路由上海运往邮郸国际和平医院。由于运送工作受到国民党军队的阻挠刁难,加之饥寒交迫以及北方的恶劣气候,不幸于1947年1月10日凌晨病逝。

 

               

 

哈励逊故事讲述人:郝晓宁,哈励逊国际和平医院纪念哈励逊项目办主任,宣传处副处长。曾协助拍摄哈励逊纪录片,探寻哈励逊历史足迹,2015年参与大型历史纪念画册《哈励逊医生在中国》的编辑整理工作。
本次宣讲报告会将党史学习教育与红医精神有机融合,从党史中挖掘“红医精神”的时代价值,丰富 “红医精神”的育人内涵。广大师生纷纷表示,红医英雄的先进事迹感人肺腑、催人奋进,在今后的学习和工作中要弘扬红医精神,坚定从医初心,汲取前行力量,勇担新时代医者使命,为实施健康中国战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做出应有的贡献,以优异成绩迎接建党100周年。